1 工程概况
该房屋位于上海,建成于2006年,原建筑设计使用功能为住宅,自建成后处于空置状态。房屋建筑平面近似矩形,东西向总长度65.54m,南北向宽度12.24m,室内外高差0.15m。房屋分东西两个单体,东侧单体为7层砌体结构,西侧单体为5层的底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现拟将西侧单体的一梯一户改为一梯两户,将东侧单体的一梯两户改为一梯三户。
2 原结构验算结果
考虑拟改造方案,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对原结构进行验算。
抗震设防要求:改造后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特征周期为0.90s,场地类别为上海Ⅳ类。底部框架剪力墙部分框架抗震等级取为二级,剪力墙抗震等级取为二级。
风荷载:基本风压取0.55kN/㎡,地面粗糙度取B类。
活荷载取值主要依据实际建筑功能按照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确定,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值参见表2。楼(屋)面恒荷载的确定根据改造方案中建筑楼面构造做法确定,楼屋面恒荷载标准值附加值取值参见表3。分隔墙荷载根据墙体材料、厚度和高度确定。房屋梁、板、柱等结构自重由计算软件自动导算,考虑混凝土构件表面粉刷层的重量,混凝土容重近似取26kN/m3,基本雪压取0.20kN/㎡。
材料:依据房屋的抗震鉴定报告,砖强度、砂浆强度、钢筋以及混凝土强度根据原设计数据取值。
依据房屋的抗震鉴定报告,构件截面尺寸按照原设计图纸取值。
通过分析和计算,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底框刚度比
改造后,底框刚度比远超抗震规范限值。
(2)墙抗震验算、墙受压承载力、墙体高厚比
抗力与效应比值、抗力与荷载效应比值以及高厚比与允许高厚比值均存在小于规范要求的zui小限值情况。
(3)底框部分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和砌体中梁、板的配筋复核
将计算结果与原来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发现,局部底框梁、柱的配筋不足,局部砌体标准层梁、板的配筋不足。
(4)地基基础验算
采用板元法基础结构有限元程序JCCAD进行基础验算,表明既有基础基本满足要求。新增阳台和门厅需要增设相应基础。
总机:021-36508783
电话:13472568679
邮箱:316212778@qq.com
网址:www.fwjctest.com